海浪 发表于 2011-11-2 21:15:01

海岸线行走技巧和注意事项

海岸线行走技巧和注意事项

随着气温和日照量下降,深圳周边的海岸线穿越活动的黄金季节也到来了。同时为了配合翱翔岭南的实习活动,结合这些年行走海岸线的一些经历,做个心得总结发出来权当交流中引玉而抛出的第一块砖头吧。

一、什么是海岸线?何谓户外中的海岸线穿越线路?
从地理学上说,海岸线即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一般指海潮时高潮所到达的界线。海岸线与大潮最低水位之间的地区称为滨岸。

我们通常户外中的海岸线,多属于在滨岸区域沿海陆分界线的穿越线路。它们既有坡平滩缓的沙滩、婀娜婆娑的红树椰林,也有惊涛拍岸的峭壁、碧蓝的浩瀚,更有翻滚大潮叱咤惊雷!包含多种地形和自然景观,是最具魅力的户外活动。也正因为此个人始终认为,海岸线穿越活动应是户外活动中风险高于攀岩和溯溪的项目。



二、科学理性的开展海岸线穿越活动
1、海潮
岸线与山地穿越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海潮。海潮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共同作用下造成的,有规律的周期性。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是天文大潮时间,而每天也通常有两个高潮间隔为12小时左右,两个高潮期的中间则是最低潮时间。行走相同的线路,在高潮和低潮的不同时间段,难度和风险系数差别是极大的。以深圳的东冲过店的海柴角和红排角长湾的蟹岩为例,如果是低潮位大多数地方是可以踩着贴近海面的礁石轻松通过的,而如果是高潮位则必然上切山路或者沿峭壁中石缝攀岩通过。


根据海潮的规律,科学的选择时间是安全的重要保证,每个月的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而选择中秋佳节去欣赏海上升明月的朋友对于活动线路选择要做谨慎考虑。

2、海浪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海边壮美的景观。但要告诉一个必须要时刻牢记的安全事项就是不要靠近这样的区域,如果试图与之合影来个亲密接触,那么极有可能生命将就此定格。海浪上岸之前其实往往已近奔腾了数千公里,因而波长会拉的很大,相对波高则则变得非常低,因而看起来似乎波澜不惊、祥和安逸,温和漂亮。但是这里面确蕴含着极大的能量,当这种涌浪靠近海岸的时候,由于受到海底地形影响,海浪的底部受到摩擦速度停滞,而波浪顶部却以原来的速度前进,这样就迅速使得波长急速缩短而波高则瞬间加大,产生波峰倒卷!尤其在地形复杂的断崖之类的地方,那就是突然间升起凶猛的大浪,拍击石壁。壮观的千堆雪,由此产生。

此处,还有补充一点的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临行前注意天气预报中有关浪高的信息。如果当天多数时间浪高在2米以内将是非常适宜的,如是2.5米以下也是可行的,浪高超过3米以上,建议取消活动。

3、季节
在海岸线活动中,不同季节差异极大。以本人的4次东冲到过店穿越为例。第一次是2005年五一期间,属于春末夏初,从早上6点东冲出发到晚上8点到达过店沙滩,用时14小时。第二次,2006年7月滴水行动开端,属盛夏时节,乘大飞直奔马料河口登陆,4小时后前进到李伯坳溪谷口全队困顿不堪,无力前进,实际行走距离大约1.5公里。第三次,2006年12月滴水行动收官,属冬季,全体队伍从鹿嘴养殖场出发,不到8个小时即到达东冲。第四次,2009年11月,深秋时节在本人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全队10点从高排附近登陆晚上7点到达过店,用时9小时,个人用水约2.5L。因此在深圳周边,走海岸线穿越较好的季节是从11月以后到次年的5月前。
另外从日光辐射的来看,有研究数据表明由于海水对日光有多次的折射和反射,行走海边时人体承受的辐射量通常超过内陆的3倍以上。
天热情况极容易中暑,而天冷较多产生失温,这些情况都比内陆活动来的快和明显。

4、地形
4.1海岬角
海岬角行走,一般不宜走海边,这类地区通常是浪大波诡,通常正确的选项是开路上山切过去。

4.2海滩涂
分为沙滩和石滩两种,如果多半沙石直径大于2公分的属于石滩。在沙滩中行走,应选择较为接近海水的湿地行走,这里地面较硬行走省力很多。石滩中行走,建议选择距离海水稍远的干石头上通过,不易打滑。



4.3海蚀凹
这类地方根据潮汐规律和实际地形选择,如果是低潮时间,很多地方礁石大面积暴露出来,浪不大的情况下,最价方式是沿山体和露出的礁石迅速通过。反之则选择切山路绕行。如果队伍中队员有丰富的水上技能和经验也可以考虑泅渡。但泅渡时应注意下水人应携带连接岸边的绳索和泅渡器材,下水后应走弓弦取直线,尽可能不要贴着海岸边游水前进,此举主要是因为这类地形在水底下出现涡流几率较高。



三、装备器材
本人始终认为一双硬底登山靴是良好选择。深圳周边海岸线地貌多数属于海水侵蚀的花岗岩,登山靴作用明显。但也有少数倾向军胶等软底鞋的朋友,主要是在浇湿的礁石上比硬底登山靴防滑。也许因人而异吧。
一条保护绳是非常必要的。主要用于危险地域的下降和上升保护。 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需要泅渡时候必须牵引保护绳。长度建议30米或者更长,最少不低于15米,否则做用不大。


不论是否需要泅渡,活动中携带浮水救生器材都是有必要的。如果是泅渡,无论个人水性多好,都建议使用浮水器材同时牵引保护绳。


四、几点心得
1、海水侵蚀对地形的影响不可忽视,例如06年李伯坳附近可以通过的一个海蚀凹,在09年时候已经只能绕道上山通过。如果间隔较长时间没有走过的线路,要把困难多估计一些。
2、穿越海岸线的当天最好不要超过3级风(指内陆)。
3、保存好临近地区大飞的联系电话,这是最及时的安全下撤方式。
4、饮用水适当多带一些,海边活动人体对水分消耗量偏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岸线行走技巧和注意事项